2023年,我县持续擦亮生态品牌、提升生态质量、激活生态价值,以改革驱动创新,示范先行打造“样板”,绿色生态带来更多“真金白银”。
【记者 邓丽君】:“观众朋友,这里是坐落于武宁县新城区的江西林长制展示馆,这个展馆全面展示了江西林长制改革历程和做法成效,在七大展示版块中还专门开辟了“山水武宁 绿色发展”展示区,推介了武宁县的典型经验做法,并且在去年得到了前来参加首届林长制论坛的各级领导和国内专家学者高度评价。”
2023年,我县首创的“林长制”改革效应更加彰显,建成省林长制展示馆,首届林长制论坛在我县成功举办,全国林长制现场教学基地顺利落户。通过全面推深做实林长制,构建起“林长 基层林业”联管共治新体系,形成了森林资源保护发展新格局,森林质量得到新提升。全县共建立林长 示范基地107个,林业专业合作社56家,成功申报国家级森林食品基地1个,省级林业龙头企业5家,山区林农致富道路越走越宽广,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实现相融互促。客商袁学松看中武宁的好山水、好生态,在新宁镇投资1.5亿元种植油茶,这几年山上建基地,山下搞加工,打造出“袁仕山茶油”系列品牌。
【武宁县西海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袁学松】:“我们下一步准备以我们的山庄为基地,加强精细化管理,做真正有机、生态的山茶油,让品牌更上一个台阶。”
与此同时,我县继续围绕生态价值加速“转”,瞄准碳汇经济大胆“试”。以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为牵引,充分发挥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中心平台作用,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机制、开发机制、市场交易机制、保障机制等方面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推动全省林权收储试点,已收储林地1.1万亩,办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专项贷款1.69亿元,收储交易特色农产品3177万元。稳步推进全省林业碳中和、林业碳汇计量监测等试点项目,开发全省首个乡村“四旁”林木碳汇项目,搭建“武宁碳抵消”平台,累计交易“乡村林碳”1656.4吨。(熊轶铭 邓丽君)
责任编辑:邓丽君
举报电话:0792-2781222
请输入验证码